高效復習,是所有考生的一個共同的心愿。但是,由于個體差異和方法的不同,復習效果相差很大,由于方法失當造成的損失更是不容忽視的。高三學生除了學習方法需要調整之外,還要注意不要陷入以下幾種陷阱。
1、機械刷題從不思考
這種情況比較常見,如果題海戰(zhàn)術真的有效,所有的高中就不用上課了,做題就行。因此,要在做題的時候,帶著問題和思考去做題,哪怕是和同學討論、向老師請教,只要理解了題目的用意和知識的運用,目的就達到了。
2、對時間認知誤區(qū)
一輪復習時間長,但容不得半點浪費!這個時期主要任務是為高考各個學科全面夯實基礎,排除一切自己掌握不足的知識點,這是任務最重的階段,所以一輪復習時間并不充裕。要強化時間意識,而且要有足夠的耐性。一輪復習做得好,以后你的成績才能直線上升。
3、死磕難題怪題,忽視基礎題
在高考中難題的占比并不大,只有10%左右,20%的題目屬于中等難度水平。所以,如果能答對剩下的70%的考題,高考最起碼不會考砸的。因此,死磕難題怪題并不適合高三的所有學生,尖子生除外。但總體而言,大家都要重基礎,難題和基礎題均衡練習。在第一、二輪復習的時候,應以基礎題為主,兼顧重要知識點,按能力嘗試一些難題。到了第三輪復習,就無需磕難題了。
4、盲目做題
動腦思考,題海不白下。題海戰(zhàn)術是大家最容易落入的“陷阱”!想要學會知識,必須通過老師的“點撥”和學生的“思考”。做題只是為了提高做題的熟練度和綜合應用。盲目做題沒有針對性和全面性。一定數(shù)量的題目是需要做的,但做題的同時也要思考出題者的意圖。
5、脫離老師忽視課堂
老師的授課有明確的目的和策略,既可能在引導你聯(lián)系不同的知識,也有可能在強調易混易錯的知識點。
所以,在課堂上要時刻保持著跟老師的思想交流,同時聽課過程中不要眼高手低,對于自己在預習中已經掌握的知識也應仔細地聽老師講一遍,也許老師的理解更到位,或者與你自己的理解有出入。
6、熬夜苦讀
熬夜并不可取,不僅影響睡眠,容易疲勞,還會導致第二天上課精力不集中,反而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成績也可能會下降。所以,既然一天24小時的時間不能變成25小時,那么就只能把瑣碎時間善加利用。
7、認為課本不重要。
據(jù)說,有一年高考,一道數(shù)學題難住了很多考生,事后有人好奇之下尋根究底,發(fā)現(xiàn)那道題竟然是出自小學課本上的。且不論這個傳言的真實性,但是道理沒錯。現(xiàn)在,很多高三學生對參考書“深信不疑”,視之為權威。因此,就會忽略課本復習。所以,高三學生需要在課本與參考書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