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米和小米兒童專注力提升/感知覺改善訓練課程采用多主題、多形式的娛樂性訓練方法,教育-游戲相結合,并重視家長參與,促進兒童具備應有的功能活動,促進其掌握應有的日常生活技能,促進學習能力的正常發(fā)展,使其更好的融入家庭及社會。
“大米和小米”由南方都市報前首席記者姜英爽(大米)創(chuàng)辦于2014年9月,為自閉癥、語遲等學齡前發(fā)育障礙兒童提供專業(yè)服務。姜英爽曾創(chuàng)辦深圳一家自閉癥家長互助組織,深刻理解自閉癥兒童和家庭需求。
截至2023年10月,已在全國16所城市開設39家直營兒童干預康復中心,擁有一支1500余人的專業(yè)、專心、專注于兒童干預服務的督導、康復師隊伍。服務家庭超過13000多組,其中數千名兒童已成功進入普通幼兒園、學校。
“大米和小米”還是全國頭部的自閉癥領域自媒體平臺,通過公眾號、APP、視頻號及抖音,向全國數百萬自閉癥兒童和家庭提供知識服務。
生理原因
由于孩子大腦發(fā)育不完善,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發(fā)展不平衡,試聽感覺統合失調引發(fā)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再加上本體覺和觸覺感統失調,故而導致自制能力差。
病理原因
兒童存在輕微腦組織損害、腦內神經遞質代謝異常,根本無法集中精力思考。而一些身體微量元素的過多和匱乏使得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又平添幾許。如缺鐵性貧血的孩子有會表現多動,難以靜心;鉛中毒也會造成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精力渙散。
環(huán)境原因
現在處于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也是孩子們自由接觸世界的時代。如此復雜環(huán)境,對孩子們的三觀塑造和專注力的培養(yǎng)并不友好。喧鬧,嘈雜的生活環(huán)境,也會使孩子產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因為孩子的意志力特別的差。
OT(Occupational Therapy),又被稱為作業(yè)治療,目標是提升發(fā)育遲緩兒童的生活和學習能力。如孩子存在粗大動作發(fā)展落后(走不穩(wěn)、跑容易摔跤、不會跳、單腳站不穩(wěn)、接不住球、丟球不準等);精細動作落后(手指力氣不足、手眼協調不佳、握筆剪刀使用不好、書寫繪畫差、閱讀困難等);感知覺障礙(喜歡跑動、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wěn)定、過度用力、肢體不協調、容易找不到東西、對于突然的聲音害怕、抗拒擁抱握手等身體接觸);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弱(吃飯、穿衣、如廁、洗漱等方面落后或長期依賴家長)等問題,可通過專業(yè)OT評估和針對性干預。
大米和小米聘請臺灣義守大學職能治療學系教授張邵霞擔任顧問,設計符合中國兒童生理、心理發(fā)展需要的評估和治療體系,并協助場地規(guī)劃、師資培訓。目前已經擁有田亞沖、郭亞琳等16位督導,72位康復師,6年來,這套干預治療方法不斷迭代,深受患兒家庭的信賴。
“作業(yè)”是對人類所從事、一切有意義活動的統稱。比如吃飯、睡覺、工作、學習、游戲等等。發(fā)育遲緩兒童完成這些“作業(yè)”的能力有欠缺,我們的OT治療通過評估分析具體原因,針對性設計干預方案,每個療程3-6個月,每次90分鐘,以興趣為導向的密集干預,讓孩子在游戲互動中改善感知覺障礙、提升專注力和精細操作等能力,最終提升生活和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