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演講者上場時要大方得體,表現出充滿信心
控場應該從上場那一刻就開始。演講者如果對自己的演講胸有成足的話,所散發(fā)出的那份自信會對聽眾產生一定的威懾作用,科學家法拉第分享自己的演講訣竅就是:“假設聽眾一無所知,所以我對自己的演講充滿自信”。
2.設置懸念
精心選擇既能扣住演講主題,又不為聽眾所共知的東西設置懸念,可以有效地激發(fā)聽眾的興趣,調動聽眾的情緒,同時又要在聽眾聽興正濃時戛然而止,使懸念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
3.有目的的提問
提問不但可以增進講者與聽者之間的互動,還能促使聽眾產生積極的思考,演講者也可以在沒人回答準確時,用自己對問題的精準見解再次“征服”聽眾。
在演講過程中,演講者控場的最高境界在于,營造一個讓聽眾和自己完全融為一體的氛圍,并確保將掌控這個氛圍的總開關置于自己手中。
4.演講進程中做到動靜結合,目光和肢體動作做到相兼相合
演講是一種五位一體的工作,演講者要把自己的主張和見解這種內部語言傳輸給聽眾,就得把內部語言轉化為外部語言,有時其中滲透著強烈的感情因素,這就需要透過語言、表情、眼神、動作、肢體行為等方式來協(xié)同傳輸外部語言。
5.演講中應適當變換節(jié)奏
演講者應用抑揚頓挫的不同語調和疾緩快慢的不同語速進行演講,可使聽眾將分散的注意力又轉移到演講者身上。重點之處不斷重復也是變換節(jié)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