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食是指中醫(yī)的一個病癥,主要是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積食一癥多發(fā)生于嬰幼兒,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
寶寶積食癥狀:
一歲至一歲半的小兒還不具備自我控制的能力,只要見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會停不住口,尤其是到了逢年過節(jié),面對美味佳肴,讓這些天真活潑的孩子管住自己的小嘴是很難的,此時孩子的小肚子常常吃的鼓了起來。
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意思是說要想小兒不生病,就不要給孩子吃的太飽、穿的太多。仔細琢磨一下這些話滿有道理的,無論是哪一種食物再有營養(yǎng)也不能吃的太多,否則不但不能使孩子健康,反而會造成孩子“積食”,給小兒的身體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
積食的孩子往往會出現食欲不振、厭食、口臭、肚子脹、胃部不適、睡眠不安和手腳心發(fā)熱等癥狀,甚至引起孩子發(fā)燒。
·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咬牙。所謂食不好,睡不安。
·寶寶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欲明顯不振。
·寶寶經常不明原因的哭鬧。
·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漲,肚子疼。
·可以發(fā)現寶寶鼻梁兩側發(fā)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癥狀,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積食會引起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fā)燒、皮色發(fā)黃、精神萎靡等癥狀。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摩腹(5分鐘)
手法:一般采用順時針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堅持操作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成人也是。稍大點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滲透力進行。
作用:健脾和胃,理氣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脹、便秘、疳積等癥。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揉足三里(5分鐘)
手法:用拇指按揉該穴。
作用:足三里為人體第一保健穴位,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調中理氣、通絡導滯,對于孩子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積不化有調理作用。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捏脊3-5遍。
位置:后背正中,整個脊柱,從大椎至長強成一條直線。
手法:由下往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處3-5遍,每捏3次向上提一次。
作用:捏脊可以促進孩子脾胃消化,避免腸胃積食。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注意事項:
1、推拿最好一天一次(重癥推拿兩次),推拿只做小孩左手,推拿力度為帶動皮下組織,推拿介質用爽身粉或嬰兒油。
2、小孩年齡不同,組方中各穴位相同時間下的推拿次數會不一樣,須注意。
3、厭食的小孩重點是揉足三里與揉腹,每天早晚堅持揉5分鐘,長期堅持必能改變小孩脾胃狀況。
4、如果通用方使用后,癥狀仍得不到緩解,請及時到有經驗的小兒推拿調理師或正規(guī)醫(yī)療渠道治療,切莫在家獨自折騰耽誤孩子病情。
5、如果孩子內熱較重、或者因積食而發(fā)燒,可加推清胃經、清補脾經、退六腑。
以上就是成都中醫(yī)大針推院產康培訓中心為您提供小兒推拿知識:小兒積食怎么辦?的全部內容,更多內容請進入推拿欄目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