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課程分為《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與哲學》 ,每一本書都有一個知識體系。所以,從高一起我們就要開始做政治筆記,同時每學一段課程還要對前階段的課程進行下梳理和總結。
政治課怎么做筆記?
1.確定重點:在上課前,先了解課程的大致內容和重點,將重點內容標注出來,以便在上課時重點關注。
2.使用筆記本:將筆記記錄在筆記本上,可以使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標注,讓筆記更加清晰易讀。
3.分段筆記:將筆記分成不同的段落,每個段落包含不同的主題或觀點,這樣可以讓筆記更加有條理。
4.記錄關鍵詞:在記錄筆記時,只記錄關鍵詞或短語,不必完整地寫下整個句子。這樣可以節(jié)省時間,并在復習時更容易找到重點。
5.使用圖表:使用圖表可以更好地展示數據、概念或關系。例如,可以使用表格來比較不同國家的經濟數據,或者使用圖表來展示某個歷史事件的時間線。
6.定期復習:政治課需要記憶的內容很多,因此定期復習筆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課后立即復習筆記,并在考試前加強復習。
7.整合筆記:將不同主題或觀點的筆記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政治課程筆記。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課程內容。
政治課要如何搭建理論體系?
(1)有意識地自己動手整理知識體系。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是先從課題或節(jié)題(中心)入手,逐漸細化知識點,認真思考本課或本節(jié)為什么包含這些知識,它們分別是從什么角度對本課或本節(jié)知識進行闡述的,把能夠準確反映知識間關系的內容用盡可能簡短的詞句甚至用一個詞概括出來,用不同方向的箭頭將知識連接起來,這樣你就可以自己繪制一個知識體系圖,這種知識體系能夠將知識間的橫向、縱向和隱性聯系較為科學準確地挖掘出來。
(2)重視一本書的前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前言通常是對本書所學內容的整體介紹,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內容及其結構。通過閱讀前言,讀者可以了解到本書的主題、目的、組織結構以及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理論。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經常把知識置于整體當中去認識。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將所學知識與其他相關知識點聯系起來,形成知識網絡。通過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所學內容,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能力。
(3)理論聯系實際是政治課的教學原則和重要的學習方法,用所學的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是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去發(fā)現和積累一些感性材料,自覺用所學知識多角度地認識和分析一個問題。在長期堅持的基礎上可以對同一類社會問題進行概括和歸納,找出解決這類問題一般使用的理論知識,以實際材料為背景構建一種新的知識聯系。如整頓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與成果等。
高中政治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知識點
1. 馬克思主義堅持物質第一性,思維第二性的觀點,這種觀點稱為唯物主義
2. 唯物主義:物質是世界的本源,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唯物主義的發(fā)展按時間順序經歷了三個階段,它們是(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3)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3.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否認世界是神創(chuàng)造的,但它沒有科學依據
4.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即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它豐富和發(fā)展了唯物主義,但這種唯物主義具有局限性
5.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真正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guī)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要求。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6. 唯心主義:意識是第一位的,意識決定物質
7. 判斷一個人的話,一種觀點是不是唯心主義或唯物主義,方法是:文字里含有物質決定意識的觀點,是唯物主義,含有意識決定物質的觀點,是唯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