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學生黨如何拿下物理競賽中力學難題?從古至今,人們對“力”這個現(xiàn)象的認識愈發(fā)深入。從筋肉之力,到牛頓力學,再到拉格朗日力學;從伽利略變換,到洛倫茲變換;從《墨經》到現(xiàn)在的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等等。物理競賽中力學是歷史的積淀,也是自然的美學。筆者認為這是現(xiàn)代人都有必要去了解的一門基礎學科。
力學是物理的基石,電磁學,熱學等其他物理學科,都需要一個良好的力學基礎和以及物理思維。那么,我們怎樣去學習力學?
相信,對于物理這個學科,大概有三種學習的動機:
1. 對于物理不感興趣,但苦于于應試,只想要提高物理成績的學生。
2. 對物理不反感,成績也還可以,但有其它志向的學生。
3. 被對物理的求知欲驅動而學習的學生。
對第一類學生:在高考的力學中,公式較少。建議把所有公式總結在一張紙上,每天閑暇時間花費5分鐘時間拿出來看看。在看的同時,也在腦中模擬物理情境。在考試時,不過是把題目的物理模型提煉出來,套用公式罷了。
對第二類學生:大部分都想在力學上拔尖。但刷題的效率較低,而且消耗掉一部分大家的青春年華。物理是一個理解為主的學科。希望學生們把各個知識點的起點找到,從頭自己推一遍。在推導的同時,理解知識點的物理本質。在做題的同時,把各個物理量的變化以及變化原因都想明白。相信這會讓你在考試時,更快的找到解題方法。
對第三類的學生:也許你已經自發(fā)的做到了上一自然段的建議。對于競賽生,首先,物理競賽的力學定理你一定要自己會推導。解題時不局限于題目的標準答案。這并不是讓大家去強行找一些旁門左道。而是希望大家能夠自發(fā)的推導一個更一般性的結論(當然這是對一部分題目而言)。一般性的結論通常冗長,復雜。但還是希望大家能看清得到的多項式,抑或方程的物理含義。例: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質點受到向心力模樣的合力時,將做勻速率圓周運動。大家嘗試使用運動方程解出這個結果。
探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處理力學問題時,遇到答案疑惑,不能接受的步驟。切忌一概而過或是直接記住。確保學的所有知識都是自己的,至少在自己看來是毫無馬虎的。若發(fā)現(xiàn)矛盾,則必有謬誤。希望大家努力把它找到。
對于不想搞物理競賽,且今后想當一名物理學者的學生。高考的部分相信你已經掌握了。可以用閑暇時間看一看大學力學的教材。在大學中,大一的力學與微積分直接大程度的決定了你今后的學習,但與競賽生相比,肯定會在初期有一些劣勢。希望不要被唬到,保持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即可。
也許力學是枯燥的,相比其他部分,有更多的數(shù)學,更繁瑣的計算。希望大家能克服浮躁,磨平這個勢壘,獲取更多的知識。更多關于物理競賽資料請到質心官網(wǎng)進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