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新生兒體溫是36.5℃~37.5℃之間。
用體溫計給新生兒量體溫前要先將體溫計水銀甩至35℃以下。給新生兒測體溫,應將體溫計水銀住一端放置于寶寶腋窩處,夾緊體溫計5分鐘左右。
2、正常新生兒呼吸次數(shù)為40~45次/分
3、正常新生兒心律波動大,一般為100~140次/分。
4、新生兒能安靜睡眠90分鐘/次以上,體重增長30~50克/天。
第一個月增重大于600克(600g~1500g)屬正常情況。如果增長速度較慢,可建議產(chǎn)婦為新生兒適當添加配方奶。
5、新生兒大便次數(shù)一般每天在8次左右
(1)母乳喂養(yǎng)每天大便次數(shù)大約8次左右,成金黃糊狀,稀糊狀,不成形,小便次數(shù)10次左右;
(2)混合喂養(yǎng)每天大便次數(shù)大約2~6次,呈淡黃色軟條狀,小便次數(shù)8次左右;
(3)人工喂養(yǎng)大小便與混合喂養(yǎng)相似。
6、足月產(chǎn)的新生兒1~2周一般吃奶的量每次喂60ml~90ml,3~4周時每次90ml~120ml。
7、新生兒每次哺母乳一次時間為15~20分鐘以內(nèi)為宜。
8、新生兒出生12小時后,難產(chǎn)兒出生48小時后,即可接種卡介苗。
9、新生兒房間如果有條件的話,溫度應保持在24℃~26℃。
10、新生兒洗澡應在喂奶后30分鐘至1小時進行,水溫是38℃~40℃,時間應為10~15分鐘。洗澡時身體可用專用沐浴露,也可用嬰兒專用肥皂,一周用1-2次即可。
11、新生兒臍帶脫落的時間為7~14天,新生兒臍帶脫落前和洗澡后應該用75%濃度醫(yī)用酒精棉簽擦拭2-3遍。
吐血整理的母嬰護理基本常識,簡單又實用
12、沖配方奶粉的溫度為45℃~50℃,奶具煮沸消毒時間為10~15分鐘。
13、嬰幼兒到6個月以后就可以引導用杯子喝水。
14、新生兒撫觸時室溫應在28℃左右,每次動作重復4-8拍,全部動作應在10分鐘左右內(nèi)完成,每天做1-2次。
15、視覺訓練時可在嬰兒床正上方20公分距離處掛一些色彩鮮艷的玩具、圖片。給嬰兒視聽刺激不宜過度,每天2次,每次20分鐘左右。
16、大部分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于出生后2-3天出現(xiàn),7天左右為高峰期,14天左右消退。
17、月子中新生兒使用紙尿褲,應選擇透氣性好一些的,一般可2-3小時更換一次。
18、新生兒若發(fā)生輕度的紅屁股,應該要多暴露臀部,2-3次/天,每次10分鐘左右。每次暴露后涂擦鞣酸軟膏,為了預防紅臀,洗完屁屁應涂抹護臀膏。
19、新生兒的口水巾衣服、被褥要單獨洗,洗干凈之后置于大陽光下暴曬1小時左右,已達到消毒的功效。
20、溫度和光線
新生兒對外界溫差的變化有些不適應,適宜的室內(nèi)溫度應保持在25℃~28℃,盛夏要適當降溫,而冬天則需要保暖,但均應注意通風時好有取暖器在身旁;而室內(nèi)的光線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長認為新生兒感光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歡掛上厚重的窗簾,其實這是不宜的,應讓寶寶在自然的室內(nèi)光線里學會適應,而避免陽光直射眼部。
21、衣服和尿布
新生兒的內(nèi)衣(包含尿布)應以柔軟且易于吸水的棉織品為主,好不要用化纖或印染織品;衣服的顏色宜淺淡,便于發(fā)現(xiàn)污物,并防止染料對新生兒皮膚的刺激;衣服盡量寬松,不妨礙肢體活動且易穿易脫。
每一位寶寶在很小的時候都會使用尿布,而尿布一般使用吸水性較強的棉制品好,并且尿布要經(jīng)常換洗,這樣才能保證尿布上面的細菌減少,從而不會讓寶寶出現(xiàn)感染的情況。
22、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響呼吸,且新生兒頭顱比較軟,良好的睡姿有利于頭顱的發(fā)育。建議有個舒適、厚度為1~2公分的小枕頭,中間稍微下陷,兩頭微起。
好的睡姿是仰臥或側臥,以避免壓迫胸肺部,建議在喂養(yǎng)后多采取側睡,以免溢奶或嗆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臥位時,應當經(jīng)常變換體位;足月兒因活動力較強,出生頭幾天可以適當采取俯臥,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嘔吐物倒流入氣管,但俯臥必須拿去枕頭,頭側向一面,此時要有家長在一旁監(jiān)護。
23、哺乳和喂養(yǎng)
新生兒喂養(yǎng)是門很大的學問。專家的觀點是出生后母乳喂養(yǎng)越早越好,一般為出生后半小時左右。假如媽媽暫時沒有分泌乳汁,也要盡量讓新生兒吮吸乳房,以促進乳汁分泌,并增進母嬰的感情。母親母乳喂奶前應先洗手并將乳房清洗干凈,哺乳的時候好是一邊乳房吸空喂飽后下一次再換另一邊乳房,以防殘奶淤積在乳房內(nèi),如一邊乳房一次喂飽后仍有多余的乳汁,則好將其擠掉,以促進乳房的正常泌乳并避免乳汁淤積或繼發(fā)感染。
人工喂養(yǎng)時奶嘴洞大小應適中并注意溫度,奶嘴喂奶時盡量不要讓寶寶吸進空氣,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輕拍寶寶背部,以免積氣。除此之外要對奶瓶、奶嘴嚴格煮沸消毒。喂養(yǎng)不需太講究定時,一般情況下4小時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飽吃好為原則:即寶寶吃奶后不哭不吵,且體重正常增長。
24、五官護理
在為初生嬰兒進行護理的時候,不要忘記了對五官的護理,如面部,外耳道口,鼻孔等。但要記住,不能對外耳道以及鼻孔進行挖。
因口腔粘膜細嫩、血管豐富,極易擦傷而引起感染,故不要經(jīng)常用力擦洗口腔。新生兒齒齦邊緣有時有黃白色小斑點(俗稱“馬牙”),這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生后數(shù)周會自行消失,不要視“馬牙”為不吉利的東西,更不可用針,特別是用不潔針去挑,以防細菌由此處進入體內(nèi)而引起敗血癥。
眼部要保持清潔,假如眼部分泌物多,可用溫水或生理鹽水擦凈,再滴眼藥水。
25、大便觀察
新生兒出生24小時后若還未解小便者,應喂些溫開水,并用溫熱水洗臀部,促進其排尿。
正常新生兒大多數(shù)在生后12小時以內(nèi)開始排大便,新生兒出生1~2天內(nèi)大便一般是黑綠色的,以后逐漸變黃、變軟、有黏性,大便性質(zhì)比較黏稠,呈墨綠色,稱為“胎糞”,在生后2~3日內(nèi)陸續(xù)排出。母乳喂養(yǎng)的新生兒,大便一般呈金黃色,較稀,且每天排6次左右;人工喂養(yǎng)或混合喂養(yǎng)者,大便稍干一點,顏色也較深一些,相對次數(shù)也減少。
注意:如大便中有黃色顆粒,可能是新生兒的消化問題,此時假如是母乳喂養(yǎng),母親則應減少油脂的攝入量,飲食略清淡一些,但清淡不意味著就是吃素,只是少些鹽分和辛辣物質(zhì);假如是人工或混合喂養(yǎng)。
以上就是成都中醫(yī)大針推院產(chǎn)康培訓中心為您提供母嬰知識:母嬰護理常識的全部內(nèi)容,更多內(nèi)容請進入學習資料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