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讀路上充滿艱辛,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挺過來。復讀生心理壓力大,不僅有因考試失利而帶來的挫敗感,還有父母、親友和外界的期望。面對壓力,有的考生信心百倍、越戰(zhàn)越勇;也有的考生因不堪承受高考壓力,成績平平?jīng)]有進步,甚至做出極端行為。
1.可能會再次失敗
高考是殘忍的,也許在復讀的一年里,考生很努力,但在高考中仍舊有失敗的可能,面對高考,沒有人敢擔保自己失敗的機率為零,復讀能夠提升自己,但是,又有幾人是為了提升自己而去復讀?寥寥無幾,大家都是為了再次參加高考而選擇復讀,因此,一定要明確:復讀不是成功的保障,失敗仍可能到來。
2.心理落差
曾經(jīng)的同窗同學,已經(jīng)步入大學的校園,而自己還在復讀的教室;相對于應屆生,自己要交更多學雜費;環(huán)境變得陌生,競爭對手除了復讀的同學,還有曾經(jīng)的學弟學妹們,這種巨大的心理落差會帶來低沉消極的情緒,復讀的同學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正視自己的心理,珍惜時光努力學習,切莫沉浸在悲觀的情緒中走不出來。
3.極度焦慮
這幾乎是所有復讀生的“通病”。最大的表現(xiàn)就是考試中的得失:復讀期間,無論什么形式的考試,他們都特別敏感。一旦成績不好,他們就會很焦慮,但這種情況在常規(guī)高三班并不是特別明顯。復讀班學生的普遍高度焦慮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目標比普通高三學生更清晰:考上一所好學校幾乎成了他們唯一的信念。越是這樣,他們承受的壓力就越大,焦慮就越重。
4.人際關系冷漠,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
很多復讀生很難與新的集體融為一體,甚至有些復讀生會有自閉的心態(tài)。此外,復讀生也表現(xiàn)出不安全感,身邊的每一個學生,尤其是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都會成為他們未來高考的隱性對手。
所以很多同學看到其他同學復習比自己好,做題比我們快,考試成績比自己高的時候,都會感到焦慮和緊張,從而影響學習。
5.
主要是因為高考失利而產(chǎn)生的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心理甚至是有些自卑情節(jié)。復讀生都經(jīng)歷了高考的洗禮,當看到昔日不如自己優(yōu)秀的同學考得比自己好,一個個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奔走相告時,失敗感、失落感、自卑感油然而生,而且像影子一樣揮之不去,他們還會把考試失敗的影響泛化到生活中去,一旦遭遇到挫折就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如果不能擺脫這種心靈上的陰影,對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復習效率是很不利的。
6.
普遍表現(xiàn)在幾乎所有的復讀生都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如果明年考的不如今年怎么辦?復讀一年太累了,壓力太大了,我能受的了目嗎?其實這些都是高考失利造成的心理后遺癥,復讀學從不看自己的有利因素,相反把所有的不利因素都抗在自己的肩膀上,甚至無限的夸大這些不利因素,并信以為真,早成惡性循環(huán)!拿自己假設的不利理由說服自己,就會覺得自己越想越有理,越想越正確!
7.來自家庭的壓力。
主要是因為他們今年沒有考上大學或者理想的大學,然后又進了學校。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家長和親戚比以前更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希望孩子這次考得更好,無形中給學生施加壓力,會給他們負面的心理暗示。如果你不努力,你會像上次一樣考試不及格。同時,學生會覺得自己給家人和親人帶來了更多的痛苦和麻煩,無法很好地平衡自己的心態(tài),安心學習,總是感到內疚。所以會有焦慮、不安、緊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