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做家務,看起來似乎和學習沒有多大的關系,但學習中不可或缺的自理和自控能力,恰恰是最容易在家務勞動中養(yǎng)成的。幼兒園年齡段的孩子多學學做家務,可以有效提高自理能力。
孩子做家務的八大好處:
1.幫孩子增強動手動腦的能力。
2.幫孩子激發(fā)求知欲、探索欲和自信心。
3.幫孩子提高學習能力,懂得舉一反三。
4.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和統(tǒng)籌規(guī)劃。
5.教孩子懂得愛惜勞動成果、尊重他人。
6.培養(yǎng)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
7.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的品質。
8.增進親子關系。
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做家務?
1.給予孩子選擇權,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爸爸媽媽應根據自家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實際能力,和孩子一起討論他(她)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并制定計劃。
2.傳授孩子相關的勞動技能,收獲成功感
3.和孩子一起做家務,體驗親子勞動幸福感
4.信任孩子,學會放手。
我們只要抓住了“信任”和“放手”這兩個關鍵,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的問題就幾乎解決了一半。信任孩子做家務,才不會擔心孩子做不好家務而患得患失;放手讓孩子去做家務,才能給孩子創(chuàng)設學做家務的成長機會,否則孩子永遠也沒有機會去嘗試。
5.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份所有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務清單,讓孩子自由選擇其中的幾項家務。
6.把家務活“細化和趣味化”。
其中的關鍵就是要讓孩子知道該如何做家務,父母可以適當地給孩子做家務培訓和示范。此外,我們還可以把家務活“趣味化”,創(chuàng)造有趣的方式讓孩子輪換工作。
如何讓小朋友愛上勞動
01多點鼓勵和耐心
02分配給孩子的任務要堅持
分配給孩子的任務要明確。比如,倒垃圾是大寶的任務,疊衣服是二寶的任務。在勞動中,讓孩子能體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
家長的鼓勵和肯定,能增強孩子的勞動積極性,并使其養(yǎng)成勞動的好習慣。鼓勵和肯定不一定是物質的,有時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個擁抱、一句簡單的話,都能讓孩子感受到極大的正能量和動力。但是家長不可過度討好孩子,比如獎勵大餐、玩具,孩子就很容易將勞動和大餐、玩具掛鉤,一旦撤除這些物質性獎勵,孩子勞動的積極性就消失了。
04多點游戲元素
05多點獎勵方式
06相信并放手讓孩子做
給予孩子適宜的環(huán)境和指導,孩子能把事情做得很好。比如倒垃圾、套垃圾袋,第一次父母做些示范。有的家長嫌垃圾臟,不愿意讓孩子做。其實在孩子眼里,倒垃圾、掃地、收衣服都是一樣的,他們非常樂于參與,能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家長首先要有這個意識。也有的家長嫌孩子做得不好,還不如自己干。這些理念,都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積極性。
以上就是重慶天寶樂幼兒園為您提供暑假幼兒做家務清單,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做家務?的全部內容,更多內容請進入素質特長欄目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