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有獨立學習的能力。入學前,媽媽就應該相信、等待、幫助孩子,來培養(yǎng)他們這種能力。下面小編為教你怎樣培養(yǎng)孩子學習能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什么是學習能力?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一起來看一下。
怎么理解“學習力”的概念?
學習力是指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學習能力。
大多數(shù)家長會把關注點放在學習能力上,學習的能力包括記憶力、理解力、注意力、學習習慣等。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比較簡單,不需要太多毅力和動力,家長是可以把關注點放在學習能力上的,但是到了初中或小學高年級,孩子的學習就需要一些動力和意志,學習動力來源于學習目標、興趣、動機。學習毅力來源于學習意志、心理素質。
如何培養(yǎng)孩子學習力?
1、培養(yǎng)好奇心
好奇心意指個人對于其他事物是否會想要主動靠近的心理狀態(tài),想要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爸媽可以先做示范,例如:帶孩子賞花時,讓孩子認識各種花卉,自己先靠近花朵聞一聞花香或拍照,亦可與孩子玩游戲,像是撿地上的花瓣,比賽看誰先用花瓣排出愛心等,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除此,爸媽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制造小驚喜,例如:將新買的玩具放在箱子里,讓孩子猜一猜里面的物品,再打開一起玩,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2、建立目標
建立目標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做起,例如:玩玩具、吃飯、喝水等。以玩拼圖來說,爸媽可以先給予孩子難易度較低的圖案,再隨著孩子的程度慢慢提升難度,以階段式訓練來達成目標,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清楚明了自己正在完成的事情,制造成功經(jīng)驗,提升自信心,亦能夠培養(yǎng)出責任感,增加事件的完成度。
3、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大多數(shù)孩子的想法都是天馬行空,看世界的觀點也與成人大不相同,有時候表達出的話語會和實際狀況有落差,例如:孩子看到天空中的云朵形狀很像魚,可能會說出「天空上有魚在游泳」,此時爸媽不要急著糾正孩子,而是聽孩子的表達。
4、培養(yǎng)人際關系
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學習力,孩子和其他同儕聚在一起時,可以享受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過程與結果,除了提升自信心,更能誘發(fā)下次一起學習的動機。
幼兒的人際關系會隨著時間而有所改變,通常以進入幼兒園做為分水嶺,孩子4至5歲進入幼兒園時,開始接觸大量同儕的機會,知道擁有朋友不僅可以一起分享喜怒哀樂,也能共同制造許多愉快的經(jīng)驗,若孩子本身具有特殊長才,例如:繪畫、歌唱等,亦可透過表演的方式來吸引他人注意,提升自信心。
5、定量學習
家長可以讓孩子在規(guī)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改定時為定量。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并休息5-10分鐘。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學習時間。
6、父母不要干擾孩子
當孩子專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興趣的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yǎng)自己的專注力。
7、培養(yǎng)安全感
想要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可從孩子約10個月至1.5歲之間,此時正處于發(fā)展依附關系,孩子學會分辨主要照顧者與其他人,會開始依賴主要照顧者,若主要照顧者不在身邊,就會感到焦慮。
建議爸媽在做每件事之前,先告訴孩子自己的動向,例如:媽媽要去曬衣服、爸爸要去運動,等一會就回來看你,讓孩子了解爸媽正在做什么事,便不會感到焦慮或害怕。此外,營造和樂的家庭氣氛也相當重要,若爸媽相處時都是和顏悅色,對待孩子也相當有耐心與熱情,孩子就會感到安心,不會將心力放在擔心其他事物上。
8、培養(yǎng)穩(wěn)定情緒
當孩子有穩(wěn)定的情緒,在學習過程中就比較不容易因為焦慮、退縮等,影響到學習的狀況。以管理情緒來說,爸媽的角色相當重要,若對孩子說話時的語氣、音調、音量能維持在穩(wěn)定狀態(tài),孩子自然就會較穩(wěn)定。若爸媽可能因為工作、家務等其他事件有了負面情緒,當下并不適合立即和孩子對話,避免帶來過多的負面能量,讓孩子處在不安的狀態(tài)。
以上就是重慶金色雨林少兒感統(tǒng)訓練中心為您提供什么是學習能力?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的全部內容,更多內容請進入咨詢問答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