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情景教學原則
1.及時輔助孩子做出正確反應(yīng)
如果孩子無法做出反應(yīng),應(yīng)該及時給予輔助,如示范、手把手、語言提示等,確保孩子能夠做到。
比如,當向孩子示范了如何用手指向所要的物品之后,如果孩子仍然用手直接拿,那么應(yīng)該抓住孩子的手,手把手的教他手指指向的動作,然后馬上給他所指的物品。
2. 及時強化
無論孩子在輔助下還是獨立作出正確的反應(yīng),都應(yīng)該立即給他想要的物品或活動,幫助孩子的技能得以持續(xù)。
3.跟隨孩子的引導。
這是自然情景教學首要的原則,要確保孩子有動機和興趣參與活動,必須使用合理且孩子感興趣的物品或活動??梢蕴峁┒喾N孩子可能喜歡的物品或活動,讓孩子自己選擇,并確保是孩子的選擇而非老師或家長的選擇。
如果很難找到孩子喜歡的物品或活動,可以跟隨他正在做的事情并進行互動;甚至為了確保有足夠的強化效用,有時也可以利用孩子刻板興趣的活動,讓孩子參與游戲和學習。
4.為孩子創(chuàng)造溝通的機會。
當和孩子一起玩他喜歡的物品或活動時,可以設(shè)置有趣的障礙物,比如孩子正在玩一個玩具,操縱一個手偶把他手里的玩具“吃掉”,讓他說“還給我”。
輪流游戲可以為孩子創(chuàng)造很多的溝通機會,比如來回輪流拋球、輪流吃薯片,孩子可以學習聽指令或表達“輪到我了”、“該你了”、“扔給我”等。
設(shè)置一些需要由孩子向我們索要物品的情境,他必須和我們溝通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比如把他想吃的餅干放在他自己不能打開的透明盒子里,或看得見但夠不著的架子上。
控制物品的使用權(quán),讓孩子不得不加入游戲。比如把孩子想要的玩具舉起來,等孩子做出適當?shù)臏贤〞r,馬上把玩具給他。
執(zhí)行自然情景教學中需要技巧:
(1)評估孩子的能力
在開展自然情景教學時,家長不應(yīng)該急于教孩子自己喜歡的技能,而是結(jié)合具體的時間、場合、情景,教授孩子真正需要的技能。并對孩子進行能力評估,確定哪些是孩子已經(jīng)掌握的技能,哪些是需要輔助才能出現(xiàn)的技能,哪些是孩子完全不具備的技能。
如果家長要訓練的技能并不符合孩子當前的能力基線,不但不能發(fā)揮干預效果,家長也容易在反復的嘗試中失去信息,很難將訓練持續(xù)下去。
(2)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教學機會
家長應(yīng)該避免刻意的去營造自然情景,而是要結(jié)合孩子的前備技能,建立教學目標。比如帶孩子外出時,可以讓他自己去嘗試打開門,家長可以觀察孩子是否有目光接觸,語言求助以及具體的身體姿勢是怎樣的。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急于開展教學,在保證孩子不出現(xiàn)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前提下,更多的是需要靠等待,即“等等看”,看孩子如何窮盡所有的可能解決當下的困境,從而了解孩子的能力點在哪兒,找到干預的時機。
(3)教孩子做什么比阻止不做什么更重要
當孩子出現(xiàn)用手指觸摸電器插座、玩手指、撕紙等自我刺激或刻板行為時,家長應(yīng)該及時引導孩子去嘗試其他更多有意義的活動,比如做家務(wù)、整理玩具,而不是單純地阻止該類動作的發(fā)生。
以上就是福州康語兒童語言康復中心為您提供自閉癥訓練方法:自然情景教學需要掌握的技巧的全部內(nèi)容,更多內(nèi)容請進入學習資料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