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小朋友還是家長對于交朋友,都會有一些煩惱,一些困惑。有些爸爸媽媽可能會擔心:“如果孩子在幼兒園,沒有朋友怎么辦?”其實不必擔心,想要孩子成為社交達人,下面這些社交方法可以嘗試。
1、教會小朋友打招呼
小朋友在上幼兒園的時候,還記不住那么多同學的名字,但是家長可以教會他如何打招呼和介紹自己。這也是交朋友的第一步。
家長可以在家鼓勵小朋友在家練習如何打招呼,和介紹自己。讓孩子慢慢掌握這個社會技能,還可以在放學之后多和同學的家長交談,互相介紹一下小朋友認識。
2、給孩子創(chuàng)建交友的機會
很多孩子在遇到陌生小朋友時,會表現很靦腆,不太敢跟對方說話。雖然時間長了,大家也會玩到一起,但也有一些辦法能夠幫助孩子更快交到朋友。
我們可以在放學后、或者周末假期時間,和住得比較近的小朋友家庭一起聚會;
多帶孩子在小區(qū)里、公園里等場所活動,鼓勵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一起玩并分享自己的零食或玩具;
購物或在外用餐時遇到問題時,我們不要急于自己解決,而是和孩子一起商量,問問孩子覺得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然后給孩子做示范,等次數多了,可以讓孩子去和服務人員溝通,比如需要紙巾、湯匙等
3、引導人際互動的技巧
孩子是否能持續(xù)跟其他小朋友互動,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如互動時的肢體語言、等待輪流、了解規(guī)則、分享行為、幫助他人舉動等。
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耐心地引導孩子,或是安排孩子跟家里的大朋友一起玩有規(guī)則性的游戲,讓孩子學會輪流、規(guī)則與等待,讓孩子逐步了解這些人際交往的技巧。
在游戲中,孩子更能打開束縛著他們的那一層的“防護罩”,切實地解放天性跟同伴玩在一起。
過程中,孩子自然而然能夠學會怎么跟其他小朋友相處并維持關系。
4、家長作為孩子的互動范本
孩子年紀小,模仿能力是最強的。盡管他們什么都不懂,但是他們會覺得父母這樣做了,那么我這樣做,肯定是對的。
父母對待他人的方式,會成為孩子與人互動的范本。尤其在家中,家人要能彼此了解并適度表達自己的情緒,能尊重彼此的感受和界線。平時多和親戚朋友交流,這樣孩子也會進行學習,從而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5、教會孩子一些交往的基本規(guī)則:
1、說話要講禮貌,不能學臟話;
2、出現矛盾,不可以隨便動手打人;
3、不搶奪別的小朋友的物品,要學會詢問和分享;
4、不想分享時,要好好解釋原因,學會禮貌拒絕;
5、要遵守排隊的規(guī)則,不可以插隊;
以上就是重慶康語兒童語言康復中心為您提供幫助“社恐”孩子成為“社?!焙⒆拥募记傻娜績热?,更多內容請進入學習方法 查看